紡織品抗菌性能測試方法分類
紡織品抗菌性能的測試分為定量測試方法和定性測試方法,以定量測試方法為重要。
2·1定量測試方法
目前紡織品抗菌性能定量測試方法及標準包括美國AATCC Test Method lO0(菌數測定法)TZ/TO2021-9、奎因(Quinn)實驗法等。
定量測試方法包括織物的消毒、接種測試菌、菌培養、對殘留的菌落計數等。它適用于非溶出性抗菌整理織物,不適用于溶出性抗菌整理織物,該法的優點是定量、準確、客觀,缺點是時間長、費用高。圖1是菌數測定法測試結果的例子。
2·2定性測試方法
定性測試方法主要有美國AATCC Test Method 9O(Halo Test,暈圈法,也叫瓊脂平皿法)、AATCC Test Method 124(平行劃線法)和JISZ2911-1981(抗微生物性實驗法)等。
定性測試方法包括在織物上接種測試菌和用肉眼觀察織物上微生物生長情況。它是基于離開纖維進入培養皿的抗菌劑活性,一般適于溶出性抗菌整理,但不適用于耐洗滌的抗菌整理。優點是費用低,速度快,缺點是不能定量測定抗菌活性,結果不準確。圖2是暈圈法測試結果的例子。
3抗菌性能評價方法的選擇
有關紡織品抗菌性能評價方法的研究,國外已開展了多年,并陸續建立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相對穩定的、可在多個實驗室重復進行的測定方法。具體見表l和表2。
這些方法中大多數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各種方法的測定結果之間沒有嚴格的可比性。而且各自的優缺點十分明顯,以下是對幾種常用抗茵測試方法的介紹:
3·l AATCC-90試驗法
又稱暈圈試驗法,是用于抗菌劑篩選的抗菌效力快速定性方法,原理是:在瓊脂培養基上接種試驗菌,再緊貼試樣,于37℃下培養24h后,用放大鏡觀察菌類繁殖情況和試樣周圍無菌區的暈圈大小,與對照樣的試驗情況比較。此法一次能處理大量的試樣,操作較簡單,時間短。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雖然規定了在一定時間內培養試驗菌液,但是菌濃表l抗細菌效力測定方法
Copyright ?2021-2021 上海馨譜檢測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www.jonny3.com 滬ICP備2021009369號-2